
(来源:数局)

中国数据开放
2025年11月8日最新发布:
核心摘要:2025年青年人失业率最高升到18.9%、孔乙己文学走红,年轻人们把上进变成了上香,到底是知识改变命运,还是劳动可以发家致富?距离今年这届大学生毕业的时间已过去2个月的时间,而他们面临的却是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需求端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最高升到18.9%,也就是说,新毕业的大学生中,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可能找不到工作。而今年2025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是多少?1222万!比去年增加了43万,1222万毕业生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比利时的人口,比瑞士,瑞内这些全国的人口还要多,如果我们再把过去两年失业待就业的人员一起算上,今年的就业形势恐怕会更严峻。另一方面,供给端上,今年中国的出口依然受到十分严重的挑战,而你要知道,出口可是解决制造业最重要的产业。
2025年毫无疑问是就业压力很大的一年。
中国数据开放最新发布:
注意以下是2025年11月8日中国数据开放据互联网最新统计数据做出的不完全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做出的推测因具有时效性和周期性仅供参考:
2025年失业人数,可能在5000万人左右。
以下为数据开放推测发布
数据开放:测算失业数据主要来源为两个年龄阶段的测算值:
1》16-24岁
2》25-59岁

01
首先分析16-24岁阶段的失业人数
以下数据为某一周期内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分析推测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为依据,16-24岁阶段人口总数约为:1.34亿。
根据国家教育部官网2024-2025年度的在读学生统计数据为依据推算出,16-24岁阶段在校人数主要为高中预估3000万+在校大学生3890万,总计约为:6890万。
由此得出:
2025年我国16-24岁阶段去掉在读学生后的劳动力人口大约为:
1.34亿-6890万=6510万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官方数据进行推算,2025年8月份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18.9%来测算,那么16-24岁阶段失业人数则为6510万*18.9%=1230.39万
这1230万年青人在干嘛呢?
可能在农村啃老,可能蜗居在家直播,可能属于自由职业,也可能失业躺平,但小编默认为这部分群体属于在失业的边界上。
02
其次分析25-59岁阶段的失业人数
以下数据为中国数据开放及DeepSeek根据某一周期内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分析推测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推算,16-59岁阶段的劳动力人口约为8.6亿,
则25-59岁年龄阶段主要劳动力人口数约为:8.6亿-1.34亿=7.3亿。其中25-29岁人口数为8315万,30-59岁人口数为6.5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发布的官方失业率数据综合分析显示,25-29岁年龄阶段失业率大约为7.2%左右,30-59岁年龄阶段的失业率大约为4%左右。
由此得出:我国25-59岁阶段失业人口约:8315万*7.2%+6.5亿*4%≈3198.68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6-59岁期间劳动力人口约为8.7亿人,而我国2025年平均失业率为5.5%左右,
按照以上数据评估2025年失业人口估值为:8.7亿*5.5%≈4785万人,这个数据与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数值估算值相加总和是相吻合的。
综合以上分析,以及两个年龄阶段的失业人口预估测算值,去掉自然人口死亡率,去掉不在国家就业统计口的人数,去掉还在路上考研考编的以外,2025年失业人口总测算值为:1230.39万+3198.68万≈4429.07万。综合以上两个年龄阶段的数据推算得出:全国2025年失业人口总量预测推算值为16-59岁阶段失业人口约计4429.07万。全年龄阶段失业人口评估应该在5000万人左右。
备注:以上数据不包括16岁以下的初中辍学人员,59岁以上还未到退休年龄而失业的人员。
以上数据来源: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家教育部2024-2025年高中和大学在校人数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2025年1-9月份全国经济等数据发布。

03
我们来仔细看看2025年的一些数据
中国数据开放根据互联网产业监测平台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2025年互联网企业发展状况报告》研究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平均裁员率数据达到14.2%。等于互联网行业每7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个面临失业的。
2025年7-9月青年失业率有所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中国不同月份的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有所不同 :4月为15.8%, 5月为14.9%, 7月为17.8%,8月升至18.9%,而9月份的我国青年失业率,统计部门则没有披露,据统计数据显示8月的失业率创下自2023年12月统计调整以来的历史新高记录。意味着每5个年青人里面可能就有1个人面临失业的。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公布的信息,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竞争激烈。
2025年前三季度城镇失业率企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二季度均值为5.0%,三季度部分月份数据为: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9月为5.2% 。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就业市场总体稳定。
这里有一个数据需要特别关注:
2025年灵活就业人数增长迅速。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统计,中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或已达2.3亿人。
与2023年数据相比,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从2023年的27.8%攀升至33.4%。
这个数据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也是最直观的。失业统计是不会统计灵活就业人口的。也就是3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是灵活就业。说明什么?不用想大概就能明白。
当然。我们并不推测精确的数据是多少。纯粹是根据官方已发布的统计数据信息做相关推测。
但是,我们确实正在见证,这几年以来,在职业市场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可能是这个世界里最惨烈的一场“就业大战”。
而且很可能,没有之一。
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04
我们需要关注什么原因导致失业率的高企。
结合当前形势,导致失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我们可以看一看: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知道原因,我们才能总结出经验,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更好的做出自己的安排和计划。对一件事提前准备远比不好的情况发生后再想着补救更有研究价值。
1、许多企业裁员、倒闭,减少了就业岗位。
2、企业推动智能自动化,替代了部分劳动力。
3、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尚未成为主要拉动就业的产业。
4、大量高校毕业生入市,而企业招工需求有限,导致结构性失业。
5、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存在一些错位。
6、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下滑,不得不裁员以维持运营。
7、有些工作被人工智能AI取代了,比如设计、客服、流水线等岗位受AI冲击严重,传统岗位越来越少,比如之前一个工厂需要一万人,现在可能几百人就够用了。
8、部分地区过度依赖房地产等行业拉动就业,这些领域萎缩后出现失业。
中国数据开放据IMF的预测,2025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2%,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为4.2%。
而中国2025年前三季度GDP实际增速为5.2%,高于IMF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整体增速预测,也高于OECD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4.9%的预测。
中国经济增速还是全球领先的。
要有信心,困难是暂时的,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
前途是光明的,加油!

05
如何去看待失业率上涨的问题及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做好自己的决策和选择
看了上面这些数据,你或许觉得有些生无可恋,但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却直言:危机就是机会。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成王和败寇。
重点在于你如何审时度势,如何把握机遇。
2025年还有2个月,大概率我们仍将处于僧多肉少的经济下行期。
既然钱越来越难赚了,我就更要避免充当韭菜。所以无论你是在打工还是在创业,请谨记以下两个真理:想带你赚钱的,审慎思考;把正业做到极致,修炼内功,不用因为迷茫而停下脚步。
发展副业,做斜杠青年,更多的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真实的去积淀。
所以你不妨先去精进自己的主业,把它做好做强,甚至做到极致,成为领域专家;继而在主业的基础上再去衍生副业,比如将你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输出。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焦虑和迷茫必将成为我们的人生常态。但我们迷茫的往往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每天忙于怼天怼地怼社会,自己则一直在原地踏步。
杨绛先生早就说过,年轻人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脑内试错了10000次,现实中却只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当然,这里的行动或者试错,并不是让你一言不合就跳槽、裸辞,或者创业,而是在稳字当先的前提下,聚焦主业,发展副业,实现自我精进。

最后的话
2026年究竟是在魔幻中徘徊,还是在现实中着陆。
其实更取决于我们自己怎么做。
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宏观环境,但自己的微观状态却可以好好营造。疫情过后的这三年教会我们最多的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对自己认知和思考最起码的尊重。2025年我们还需要加油。其实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上,投胎靠命数,天赋靠基因,后天能改变的程度有很大的机会。我们不妨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增强长板上,因为能让你脱颖而出,赚到银子的往往不是补齐短板,而是精进长板上。所以2025年2026年我们的行动方略已经很清楚了:集中火力优化长板,积极行动起来去试错去实践,珍惜每一个就业的机会,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修炼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自己这条赛道上一路过关打怪。
2025年如果你还有一份稳健的工作请珍惜!
2025年请不要轻易离职!
2025年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面对和这个世界的竞争与一份未知的不确定性!
期待我们这一年,所有的人,所得皆所愿,顶峰相见。
来源:数据开放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炒股如何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