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的碑林博物馆珍藏着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水平超绝的书法碑刻,比如《圣教序原碑》《曹全碑》《石台孝经碑》等。而有一块石碑虽然名气不如它们,但在保护级别、影响力和珍贵性上明显更胜一筹,不仅是我国禁止出境展览的一级文物,更是世界四大碑刻之一,它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图片
所谓“大秦”,指的是罗马帝国,此碑由景教传教士伊斯出资、景净撰述、吕秀岩书刻,于唐建中二年(781年)立于长安大秦寺,历时千年、屹立不倒。它与埃及《罗塞塔碑》、约旦《摩押碑》、墨西哥《阿兹特克授时碑》并称“四大石碑”。
图片
《景教碑》为青石质,通高356厘米、宽99厘米、厚28厘米,行楷碑文共32行、满行62字,超过1500字,字迹大小约2厘米。原文首末两行有叙利亚文,碑下部及两侧亦有叙利亚文。内容涉及教义、景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伊斯的歌颂。
此碑不仅历史价值极高,书法价值也非常丰富,甚至有人认为赵孟頫书法的“源头”“原型”正是此碑。书者明显受二王、褚遂良、李邕诸家笔法影响,而赵孟頫也学着这几位,所以在笔法、结字风格上会有相似之处。
图片
《景教碑》以楷书为主,间有行书笔意,藏锋为主,露锋为辅,横画起笔多逆锋,收笔回锋,提按节奏分明,形成清晰的粗细变化,转折处多采用方折加顿挫,外方内圆,体现欧体“险峻”与李邕“浑厚”融合倾向。
全碑以中锋为主,避免侧锋偏枯,虽细而不弱,笔意连贯,虽无牵丝,却有行气,打破纯楷书的板滞,体现中唐楷书向行书过渡的时代特征。结字平正谨严与动态平衡统一,端庄匀称,兼具“内擫”与“外拓”的双重特征,中宫紧密而外延舒展,左右高低错落,避免对称呆板。
图片
欹正相生,左右欹正互补,展现动态平衡。全碑纵有行,横有列,单字大小相近,通过笔画繁简调整视觉平衡,整体整齐划一,符合唐代“铭石书”的庄重要求。沙孟海认为:“此类碑刻无名家光环,却最能反映时代通用的书写规范,其笔法结字与敦煌写经、墓志铭形成互证,构成唐代楷书的基层生态。”
相较于名家手笔,《景教碑》作者极不出名,但是其笔法的“无懈可击”、结字的端稳合度,恰是唐代“尚法”书风最广泛的社会实践样本。近代学者陈垣点评:“此碑书法乃唐代官样楷书的活化石,其价值正在于不炫技巧而法度自存。”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炒股如何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