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勇士这波补强算不算狠?我看未必了,感觉就像给这帮老骨头扔了个炸弹。你别看他们签了梅尔顿和霍福德,这事不但没让人觉得振奋,反倒觉得像姚明说“再坚持一下”的那种盼望。勇士新赛季真能爆冷成为强队?我是真打包装子,心里有两个问号:一是这些补强到底能有多大用?二是这些老家伙撑得住吗?尤其是霍福德那个年纪,39了。上个赛季还咋咋呼呼地打出9分6篮板,能干点啥?是不是又要变成养老院了?一聊到霍福德,再说梅尔顿,从被伤周折到重拾希望,场均10+3的表现已经算是不错,但关键是伤盖不掉那些身体的“磨损”。假如不伤,的确能帮科尔缓解不少压力。
你知道最搞笑的地方在哪?勇士补强的原因之一,是要截住那些喜欢疯狂投三分的队伍。别的不说,勇士的三分火力就是恐怖,尤其是从教练到替补可以说全都上三分炮。上赛季赛场上,看得我都不敢直视,永远三分射好,完全不看场上形势。你说吧,现在有了梅尔顿,速度会更快,转换也更流畅,或者说,这就像你给老宝马换了个涡轮马达,虽然发力不一样,但架不住油耗高。而一旦梅尔顿受伤或者状态起伏,勇士的“发动机”就跟普通车似的拖着走。真的,伤了人就等于变成了养老院,队友们都快成“老顽童”了,你说打比赛还能有啥激情?知道多次看勇士比赛,我都忍不住想:下个赛季,直接把队伍改名叫“养老勇士”算了。
你说火箭是不是就能打过勇士?我打个大问号。主要问题在于乌杜卡是不是一级?不是说你教练很厉害,勇士的科尔也比乌杜卡强么?我真佩服有人还抱着希望,觉得乌杜卡能带领火箭翻盘。别搞笑了,好不好?乌杜卡这人跟科尔比差多少?你不觉得那“战术”就像是给队员们发一堆纸条,看起来很漂亮,执行起来就像放飞自我。更不要说火箭那帮年轻的队员,可能会觉得和勇士一打,刚练出来的配合就像在做练习,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就算他们有一两个锋线兵器,也未必能扭转局面。反而我更担心的是炮火一旦陷入“全民三分时代”,火箭可能还得扛着、追着火炮跑,结果变成了“想三分就投,投不进就打不赢”。额,这就是我看火箭的尴尬所在。
说到这,我倒觉得现在季后赛的局势很微妙。谁都知道,打到那个节点,最怕的就是遇到勇士。别看勇士现在签了两个“老兵”,其实他们的战斗经验摆在那里,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还是有那种“你过来我就敢投”的勇气。有时候看勇士的比赛,就像看一场三分球直播,谁都知道他们打的是远程,那招远程加长炮,战场上来点啥都能吓退一大片。你看勇士的风格,一旦找准状态,别说追分,反败为胜都不是梦。尤其是季后赛里,那些所谓“弱队”只要掉以轻心,就会被勇士一轮一轮甩开。就像上赛季半决赛,老毛病又犯,“三分狂潮”一次次带走对手的希望。
我还特别想说,勇士的“发动机”其实是队伍最核心的优势。梅尔顿在场上不光是得分手,更像个“指挥官”。没有他,球队的转化节奏就变慢。你会发现,失去梅尔顿的勇士,像个撕裂机会的快速列车少了很多“火药”。以后每次开赛,怕就得排长队给养老院里的老人们开“体检”了。到时候医生都要忙不过来了,科学养老还得看勇士脸色。其实真不用我说,你心里也明白,膝盖空空、腰弯弯,身体不给力,后续怎么打?再看那些曾经的冠军,“养老课堂”成了最大品牌,球员们像在补习,实际能打的就那么几个人。还真别想,“年轻人”就在那边,不允许他们畏手畏脚,但你也知道,伤病风险和老态接受不了的压力,谁都要面对。
我倒觉得,整个联盟的趋势都在不断变,而勇士新签的这两个人,說到底是不是为未来布局?还是只属于“赶快拼一拼,争个季后赛名次”的短期行为?你说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名利这套套路之外,还有没有……一点点纯粹的竞技乐趣?反正看这些球队,像是在一场史诗级的“养老战役”。我倒觉得,这大概率就是个“试试看的赛季”。你觉得,勇士要这么操作,还真能买到粉丝的“理解”么?我不是说他们就一定会翻盘,但起码别让人看到,真是“老人们在拼命,年轻人在养病”。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还是说,下次还能看谁买账?
炒股如何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